带你学习有用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日常百科校园生活教育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

司马昭为什么不杀了刘禅 司马昭有没有杀掉刘禅

发布时间:2023-05-24 11:34责任编辑:秦小花关键词:刘禅

网友提问:

为何司马昭没有杀掉刘禅?

优质回答:

刘禅(shàn)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蜀汉第二位皇帝。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年17岁,在位四十一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期间,魏国权臣司马昭曾试探刘禅有无复国之心,问其思蜀否?刘禅答曰:此间乐,不思蜀也!成语典故“乐不思蜀”出于此。

司马昭经过一段的观察,认为刘禅对魏国已经没有威胁,为安抚笼络蜀人之心,上奏魏帝封其为安乐公。曹魏灭亡后,西晋建立,刘禅继续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因病逝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世人皆云,刘禅昏庸,有”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之说。可在三国之中,蜀国国力最弱,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亲自处理朝政,维持蜀汉统治达二十九年之久。蜀国灭亡之后,他又能于乱世之中得以善终,也不能不说其还是有大智慧的。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蜀汉皇帝刘禅在各地蜀军尚在抵抗之际,选择了投降,原本以为刘禅的投降,可以免除成都的兵灾,安保百姓,但没有想到的是,因为钟会的野心,引发了一场成都兵变,导致很多蜀汉重臣被杀,成都陷入短暂的混乱,等到一切恢复正常之时,投降的皇帝刘禅以及大部分幸存的蜀汉大臣一起被押解到魏国都城洛阳。

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县公,被当成傀儡供奉起来,关于刘禅的晚年,还有一个“乐不思蜀”的故事,讲的是刘禅在洛阳,有一次司马昭举行宴会,安排演奏蜀中的乐曲,当时陪坐的一众蜀汉旧臣全部黯然泪下,唯独只有刘禅面不改色,神情自然,于是司马昭就问刘禅:相信蜀地吗?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

刘备托孤诸葛亮辅佐刘禅

刘禅有个旧臣叫郤正,这个人之前算是刘禅的秘书,为刘禅投降时写过投降书,郤正上厕所时告诉刘禅,如果司马昭再问你同样的问题,你应该这么回答:先人的墓地都在蜀中,我没有一天不相信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你回蜀地,果然司马昭再问刘禅,刘禅就把郤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司马昭说这话怎么这么像郤正说的,刘禅回答说:对,就是他教的。司马昭一下子哄堂大笑。

很多人就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凭借自己故意装傻,换取了司马昭的信任,认为刘禅没有威胁,所以没有杀他。并且司马昭还对刘禅有一个评价,是这么说的:

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这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无情可以到达这个地步,即使是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更何况是姜维呢?这从侧面也可以印证司马昭认为刘禅是真的愚蠢,连司马昭都这么认为,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呢?相比之下,我更认可司马昭对刘禅的评价,但是,司马昭不杀刘禅并非因为刘禅愚蠢或者大智若愚,而是因为两汉到魏晋时期的政治生态,杀害皇帝会获得恶名,这会延缓司马昭代魏的政治进程,这才是根本原因。

后主刘禅

刘禅的生死决定权,其实不在于他是谁,也不在于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而在于司马昭想干什么?司马昭一辈子最大的愿望不就是像曹丕代汉建魏一样,代魏建晋吗?有人说,司马昭不是杀死了魏帝曹髦吗?再多杀一个皇帝又有何妨?

虽然司马昭被曹髦称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这并不代表司马昭就想杀曹髦,曹髦之死完全是个意外,因为这出乎司马昭的意料,也正因为曹髦之死,引发魏国朝政以及大多数曹魏旧臣对司马昭的不满,这延缓了司马昭代魏的进程。

司马昭弑君

曹髦如果不死,按照篡位流程,司马昭经过几次推辞之后就应该被封为晋公,加九锡,然后按照曹操当年篡位流程一样,接下来就应该封晋王,但是曹髦自公元260年一死,有三年的时间,司马昭无法继续篡位进程,只能忙着补救因为曹髦被死而受损的政治声誉,古人很重视声誉的,别以为武力强大就会让人屈服,当年董卓也很强大,但一样被天下讨伐,司马昭想要取代魏国,就得按部就班,像当年曹操一样,哪怕是做个样子,也得按照流程来。

同时,两汉时期是以儒家经学为治国思想和道德标准,儒家讲的是忠君爱国,皇帝作为两汉的最高统治者,哪怕是个傀儡,也没人敢随便杀的,王莽代孺子婴称帝,只是把孺子婴软禁了,曹丕代汉,给汉献帝刘协封山阳公,而且世代世袭下去,哪怕是末年傀儡皇帝,在新王朝建立时,都会善待,哪怕是表面的,这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和治国思想。

诸葛亮与刘禅

所以司马昭善待刘禅,这跟刘禅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关系,而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无论刘禅是聪明还是傻,司马昭都不会杀他,而是供养起来,这还能为后来的东吴皇帝投降创造榜样,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后来司马炎是如何对待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就会明白了。

孙皓投降晋朝后,也被迁到洛阳,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这里设了一个位置,等你很久了。结果孙皓毫无惧色地说道:我在南方也设置了一个位子等陛下。这等于是孙皓直接挑战司马炎的权威,换作后来的南北朝的话,要是敢这样说,马上就被杀了,但司马炎没杀孙皓,还封孙皓为归命侯,让他继续在洛阳居住,直到四年后善终。

此外,孙皓还敢侮辱晋朝权臣贾充,贾充曾经对孙皓说: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孙皓却说: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孙皓的话就是明摆着讽刺贾充杀害魏帝曹髦,以贾充的狠毒和地位,想要害死孙皓,还不是易如反掌,但是,孙皓照样活得好好的。

刘禅乐不思蜀

孙皓跟刘禅相比,没有装孙子,也没有装傻子,反而跟晋朝皇帝和权臣硬扛,但人家孙皓不是照样没事,况且孙皓这个人比刘禅残忍多了,作恶也多,最后照样善终,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不杀亡国之君的,这与孙皓干了什么没有关系,况且那个时候,晋朝都建立了,天下都一统了,杀孙皓根本不影响局势,但司马炎还是没有杀。

比起30年后的永嘉之乱来,刘禅和孙皓真是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好时代,永嘉之乱时,汉赵皇帝刘聪杀害了晋怀帝及晋愍帝两位皇帝,晋怀帝司马炽是怎么在刘聪表面表现的,不断地对刘聪歌功颂德,还当仆人给刘聪倒酒,结果呢,因为晋朝旧臣一哭,就被刘聪给毒死了。

司马炎统一三国

晋愍帝也是如此,作为曾经的皇帝,给刘聪做牛做马,刘聪登基为帝,晋愍帝司马邺像臣子一样跪拜在地,宴会上给刘聪洗酒杯,刘聪上厕所时晋愍帝帮刘聪拿马桶盖,遭受百般凌辱,结果呢,晋朝旧臣一哭,晋愍帝也被刘聪给杀了,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开始,皇帝被杀成了常态,这是儒家礼仪制度的崩溃,也是政治环境的恶化。

但是在魏晋早期,并没有杀害皇帝的传统,这个时候的儒家礼仪制度尚存,还没有完全恶化到什么礼仪制度都不顾的地步,所以刘禅和孙皓比起晋怀帝及晋愍帝来说,运气好了太多,生在了一个不杀亡国之君的时代,如果晚生30年,他俩的命运还不如晋怀帝及晋愍帝,这跟他们的为人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时势所决定的。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刘禅没有任何政治威胁。刘禅自己并没有什么能力,诸葛亮死后,蜀国朝政腐败无能,再加上诸葛亮跟姜维不顾蜀国民力,穷兵黩武,让蜀国国力耗尽,诸葛亮时期,内政尚且清明,诸葛亮死后,内政腐败,而姜维继续用兵,这足以让蜀国君臣失尽民心,蜀国民众不为刘禅所用,姜维死后,刘禅少数心腹大臣也掀不起大浪,况且蜀国已灭,刘禅君臣被迁往洛阳,离开蜀地老巢,更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了,杀了刘禅反让自己留下政治污点。

第二,司马昭善待刘禅,可以彰显自己的仁政。虽然刘禅在蜀地民心丧尽,但他仍然是蜀国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最高代表,如何对待刘禅,关系到蜀国投降贵族的人心稳定,如果刘禅被优待,其他追随刘禅的势力,就会对司马昭产生好感,认可接受司马昭的统治,甚至对司马昭忠心效力,笼络蜀国君臣百姓的人心,这对巩固新占领的蜀国具有政治意义。

第三,优待亡国之君,怀柔东吴。司马昭灭掉蜀国,威震三国臣民,但是刚刚新吞并的蜀国并未完全跟魏国融为一体,灭蜀也消耗了他很大的实力,魏国短期无力伐吴,但是在声势上,吴国很惧怕司马昭。此时的司马昭优待刘禅,可以让吴国君臣都知道,灭国之后,也会像蜀国一样,得到善待,如此可以瓦解东吴的抵抗意志,降低日后灭吴的阻力,从心理上先降伏东吴。也就是说,司马昭善待刘禅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为了做给东吴看的。如果司马昭杀掉刘禅,不到毫无意义,反而激怒蜀国贵族势力,东吴也就会誓死抵抗司马昭的进攻。所以说,司马昭不杀刘禅,就是一种政治攻心术,是一种君临天下的战略性手段,也体现他一统天下格局气度。

其他网友回答

司马昭在刘禅投降后没有杀掉他,而是封他“安乐公”,把他供养起来,是为了争取蜀汉国的民心。大家设想一下,虽然蜀汉皇帝投降了,但皇民都知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把刘禅不杀而且供养起来,有利缓和社会矛盾,使天下归心,这是一个高招。司马昭不愧是司马懿好儿子,他很好地继承了司马懿的睿智阴险狡诈,也很懂治国之道,如不早亡的话,一定是一个称职帝王。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刘禅没有野心

知识推荐

高优知识网——分享有用的生活百科,一起学习优秀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44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3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gaoyou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